• <td id="u0b49"></td>

    <pre id="u0b49"></pre>
    Phone400-615-4535 E-mailinfo@tiaoovon.com

    新聞活動 News & Events

    自旋分子存儲器研究獲進展(圖文)

    發布者:眺望科技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發布日期:2022-04-02

    經典的馮·諾依曼計算機架構中,數據存儲與處理分離。指令、數據在存儲器和處理器之間的高頻轉移,導致計算機發展的“存儲墻瓶頸”與“功耗墻瓶頸”。能否模仿人類的大腦,構建新型器件實現計算和存儲一體化,完成低功耗的復雜并行計算? 

     

    理論提出的自旋場效應晶體管(自旋FET)同時具有實現數據存儲和處理的潛力,具有高速、低能耗及非易失特性。前期工作中,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孫連峰團隊與合作者構建出室溫自旋FET。近日,該團隊通過實驗證明該種自旋FET同時具有存儲功能,為實現存算一體化、低功耗、并行計算開辟了新途徑。 

     

    本研究中,一種“H”結構的器件被構建,左邊金屬作為傳統的電流電壓回路,通過一根碳管與右邊金屬電極相連,而右邊金屬置于開路狀態。由于碳管含有兩段沿徑向的開口,且開口處存在局域巨磁矩,因此當有電流沿左邊金屬流動時,引起沿碳管方向的自旋流。這導致右邊的金屬除了傳統的電阻分壓,還含有一項自旋流引起的電勢。該自旋相關信號的電勢(Vnon-local)隨著柵壓變化呈現明顯的兩個臺階(狀態),可作為存儲器的非易失電信號,且該信號被外加磁場調控。單壁碳管通常被看作一種直徑1.5納米左右的分子,該存儲器的研制表明自旋分子存儲器可在室溫下工作,為高性能非馮·諾依曼計算機的研制奠定了基礎。 

     

    相關研究成果以Room-temperature nonvolatile molecular memory based on partially unzipped nanotube為題,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科研人員參與研究。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中科院及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等的支持。 

     

    論文鏈接 

     

    自旋分子存儲器的電學特性及其電學測量示意圖

    來源:國家納米中心(侵刪)

     

     

    400-615-4535
    400-615-4535
    亚洲免费www97爱

  • <td id="u0b49"></td>

    <pre id="u0b49"></pr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