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常規BCS超導體中,電子配對成庫伯對的媒介是電聲子相互作用,超導態具有對稱的軌道波函數(s波)和反對稱的自旋波函數(自旋單態,S=0)。在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中,庫伯對也處于自旋單態,但軌道波函數具有d波對稱性。除了自旋單態,電子對還可以以自旋三重態的方式配對(S=1),這種情況下就要求軌道波函數具有反對稱的形式,如p波,f波等。第一個自旋三重態配對的例子是超流3He,其庫珀對處于自旋三重態(S=1),軌道波函數是p波。3He中的自旋三重態超流是由鐵磁漲落引起的。最近的研究發現3He超流相是拓撲非平凡的。對于自旋三重態超導體,如果破壞時間反演對稱性,就可以形成拓撲超導,有可能為拓撲量子計算提供基礎,在未來的信息處理上有實用價值。長期以來,人們一直試圖在關聯電子系統中尋找本征的自旋三重態超導體,然而,到目前為止僅有幾種候選材料,并且它們在實驗和理論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。
A2Cr3As3(A為堿金屬元素)是近年來新發現的一種強關聯電子材料,諸多實驗和理論表明這是一個非常規超導體系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/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HX02組楊杰副研究員等人在過去的研究中,利用核磁共振實驗(NMR)發現A2Cr3As3和3He中的超流態A相有很多相似之處,如超導能隙具有點狀的節點,并且正常態存在強烈的鐵磁性自旋漲落。因此,這是一個有希望實現自旋三重態p波超導的體系(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5, 147002 (2015))。之后, 與組內博士生羅軍等人一起又發現通過改變堿金屬原子A,可對A2Cr3As3的鐵磁漲落和超導進行調控,系統的超導態處于鐵磁量子臨界點附近(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3, 047001 (2019))。
最近,楊杰副研究員、羅軍博士后、鄭國慶教授等通過與物理所石友國研究組以及周毅研究員合作,在高質量K2Cr3As3單晶樣品上開展了核磁共振實驗,首次在實驗上確定K2Cr3As3的超導是自旋三重態。實驗中克服了單晶細?。ㄙ|量約0.1mg),且ab面內無法定向的困難,通過施加不同晶體方向的外磁場,測量了奈特位移K和自旋晶格弛豫率1/T1T。當外加磁場沿著ab面的方向時,通過原位旋轉單根樣品同時測量NMR譜隨面內角度的變化,確定了磁場與晶體方向的關系。在正常態,ab方向和c方向的K和1/T1T都隨著降溫而增大,表明樣品中存在鐵磁自旋漲落。進入超導態后,ab面內奈特位移所探測到的自旋磁化率不隨溫度變化,而當磁場沿著c方向時,自旋磁化率隨著降溫趨近于0。自旋磁化率出現了自發的各向異性變化。對于自旋單態超導體,各個晶體方向的自旋磁化率都應在零溫時趨近0;而對于自旋三重態超導體,庫伯對則會貢獻自旋磁化率,同時庫伯對的凈磁矩也有方向性,這會引起奈特位移在超導態的各向異性變化。因此,實驗結果明確的表明K2Cr3As3是自旋三重態超導。
自旋三重態中庫伯對的方向習慣上用d矢量來描述,d矢量與庫伯對自旋的方向相互垂直。在固體晶格中,d矢量通常固定在某一晶體方向。上述實驗結果說明K2Cr3As3的d矢量是沿著c方向的。而c方向進一步的變磁場NMR實驗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,K2Cr3As3中庫伯對自旋(d矢量)的朝向是可以被“撬動”的。實驗中c方向的奈特位移并不是在Tc處開始下降,而是在比Tc稍低的溫度T*,并且在不同的磁場下,T*與Tc的差距隨著磁場增大而逐漸增加。當施加16T的磁場時,c方向的奈特位移也表現出不隨溫度變化的行為。這些現象表明K2Cr3As3中d矢量最初是沿著c方向,當磁場增加后,d矢量旋轉90度朝向了ab面。在實驗數據的基礎上,與物理所周毅研究員合作進行了理論計算工作,得到了K2Cr3As3所有滿足點狀節點能隙和自旋三重態的軌道波函數,其中px+ipy和px-ipy是符合實驗結果的。因此,K2Cr3As3的自旋三重態超導與3He超流A相很相似,可能是具有拓撲性質的。這項研究成果證實了K2Cr3As3是一個具有關聯電子效應的自旋三重態超導體,其超導態更詳細的性質及拓撲超導的可能性值得進行更深入的研究。
相關研究結果以“Spin-triplet superconductivity in K2Cr3As3”為題發表在近期的Science Advances 7, eabl4432 (2021)。該工作獲得了科技部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、中科院青促會、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等項目的支持。
圖1. K2Cr3As3不同晶體方向的75As核磁共振譜中心峰,以及得到的奈特位移溫度變化和軌道磁化率貢獻。?
圖2. K2Cr3As3超導態不同晶體方向奈特位移的溫度變化。
圖3. 沿c方向加磁場時K2Cr3As3的磁場-溫度相圖